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安徽宿州打造“联合体”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

    信息发布者:黄习彬
    2017-10-22 12:30:02   转载

    新华社合肥8月9日电(记者姜刚)“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略高,预计能达1100斤,比周边群众多收150斤左右。”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家庭农场主何勇说,“联合体”提供的种子等生产资料和农机服务比外面便宜,种一亩地的成本比一般家庭低一两百元。

      粮食销售难题也得到缓解。“去年秋季玉米是龙头企业帮卖的,我的卖了9毛多钱一斤,比市场高1毛钱。”何勇高兴地告诉记者,他自2012年加入“联合体”以来,土地流转面积已从当初的3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890亩。“‘联合体’让我能安心地搞生产。”

      何勇是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的一员,像他一样受益于“联合体”的还有很多。宿州市现代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秦岳峰说,2011年11月,宿州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,承担“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”试验项目。为此,这个市积极培育家庭农场、农业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,着力探索破解谁来种地、谁来养殖等难题。

      “怎么种好、养好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面临的课题。”宿州市副市长李朝晖说,经反复调研,宿州市2012年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即以“农业企业为龙头、家庭农场为基础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”的一体化紧密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。

      在宿州市砀山县,强英鸭业产业化联合体由安徽强英集团有限公司、20家养殖合作社和80余个家庭农场组成。目前,这个“联合体”年出售鸭苗超3亿只,带动种、肉鸭养殖4000余户。“企业开拓市场、提供贷款担保和风险兜底,合作社提供服务,家庭农场按标准养殖。”“联合体”负责人汪跃进谈及各主体定位时说。

      “量身打造”的扶持政策为“联合体”发展保驾护航。秦岳峰表示,市财政每年安排现代农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,从财政、金融、保险、设施生产、农机装备等方面对“联合体”建设给予扶持。同时整合涉农项目向“联合体”倾斜,如安排5家“联合体”服务主体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,落实项目资金600万元等。

      走访中,“联合体”各方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、协议,确立农产品、生产资料和作业服务的买卖关系,形成三方共赢的交易联结。在利益联结机制作用下,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。“今年以来,公司带动的新增农户就超400户。”汪跃进说,前年公司销售16亿元,去年增至22亿元,“今年预计达30亿元,公司明年准备上市”。

      “作为利益共同体,‘联合体’成员互惠互利才能共同发展。”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李清武表示,淮河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资产650万元,各类农业机械380台套,为“联合体”提供全程托管的农机作业服务。该合作社不仅是服务主体,也是“联合体”资产融合的平台,通过资产融合,使龙头企业、农机合作社、家庭农场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结。

      经过3年多的运行,“联合体”经营规模不断扩大,示范带动能力日趋增强。目前,宿州市有195家农业企业、695个农民合作社、1271个家庭农场加入“联合体”开展适度规模经营,“联合体”经营土地面积达72.3万亩,覆盖了粮食生产、畜禽养殖、蔬菜水果、林木等各类农业主导产业,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,全市土地流转率约达50%,比2012年“联合体”创建前增长了37个百分点。

      “‘联合体’是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创新。”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东调研后认为,这与中央“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”精神契合,“联合体”各主体发挥各自所长,破解了资金、技术、市场等诸多问题,顺应了新常态下的“三农”发展,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、农业产业做大做强,宿州市的探索值得借鉴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